打开适老化模式 | 无障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县市科技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技政务 >> 县市科技
科技赋能产业增效 “三区”服务助农增收 州农技站“三区”科技服务助力春耕生产
发布日期:2025-03-25 作者: 来源:新甘南

新甘南客户端合作讯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州农技推广站组织“三区”科技服务选派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试验示范和科技服务,助力春耕生产。

着力推进人员到位。紧紧围绕“牛羊猪鸡果菜菌药+青稞”重点产业和当地需求,结合受援地实际需求和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特长,2025年选派12名“三区”科技人员和5名科技特派员,成立农业综合技术服务团队,向6个受援地提供农业技术服务。同时,按照单位指导、组团实施的原则,组建粮食、经作、肥料和植保四个“专业化服务小组”,按照“试验先行、示范引领、推广见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思路,每个服务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服务计划(“三方”协议),促进了“三区”科技人员专项计划有序进行。

着力推进技术创新。依托省“组团式”帮扶、 “专家工作室(站)”和“产学研”实训基地等平台,以引进研发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新方式”为主,聚焦农牧产业技术短板和瓶颈,联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当地涉农企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产业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撑。今年,继续推进临潭县卓洛镇上园子村、卓尼县九峰药业药材种植基地、阿子滩镇盘园村等3个“甘南高寒特色农业技术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开展青稞倒伏、当归早期抽薹、蚕豆和党参根腐病、品种更新等技术攻关,共安排开展农作物肥料、密度、病虫害防控等试验示范11项,引进新品种10个、新产品3个、新模式1项。

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结合实施的《甘南州青稞良种繁育体系提质增效建设——原种繁育基地建设》等4项省州科技计划及抓点示范项目,通过抓点示范辐射推广相关技术,加快成果转化。2025年建立示范点15个,示范面积2043亩。其中,围绕解决种子“卡脖子”问题,建立农作物种子种苗繁育基地813亩(青稞原种繁育基地800亩,党参标准化育苗示范田10亩,当归防抽薹育苗核心示范田3亩),围绕药材产量高质量发展建立关键技术及集成创新示范田60亩(党参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田20亩,药材专用生物有机肥新产品示范田20亩,党参防治根腐病新型药剂示范田20亩,赤芍引进种植20亩),围绕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建立示范田1170亩(油菜三产融合示范田400亩,杂交油菜新品种高产示范田370亩,青稞新品种高产示范田320亩,蚕豆、油菜新技术示范田180亩)。

着力推进科技服务。在受援地夏河县黑力宁巴村全程指导建立白菜型油菜新品种示范田400亩,在唐尕昂村全程跟踪服务建立粮食作物高产高效种植示范田 380亩,探索建立“技术单位+经营主体+农牧民群众”的农业技术服务新模式。以粮油作物、藏中药材、优质牧草等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和生产生物有机肥新型产品为主,深入田间地头和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开展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为受援地打造本土人才,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特别是近期通过微视频、动漫等形式,多层次、多方位的开展了耕地保护方面的宣传,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和保护耕地,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开展技术指导和宣传培训12场次,服务农牧民群众280人次,印发资料500份(册),制作宣传视频4个。 ( 杨文广)

上一条:甘南州中药材红芪GAP绿色标准化有机种植集成技术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顺利启动
下一条:格桑花开 携手共绘科普新篇——2024年科普援藏(甘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