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甘南州30.17万亩青稞陆续进入成熟期,田野间收割机轰鸣、农牧民忙碌,一派抢收忙碌的丰收景象。当地群众抢抓晴好天气,依托机械化作业与政策支持,全力推进青稞收割,确保颗粒归仓、丰产增收。


在临潭县古战镇九日卡村青稞种植基地,六台大型收割机正马力全开地在田间穿梭。伴随阵阵轰鸣,一排排金黄的青稞应声倒下,饱满的麦粒瞬间被机器“收纳”,村民们在田边忙着将收割好的青稞装车、搬运,分工有序、干劲十足。村民彭海龙家的10多亩青稞,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收割,他只需将青稞拉回家晾晒即可。看着满车的收成,彭海龙的脸上满是笑意。他说:“临潭县农业农村局来到我们古战镇九日卡村收割青稞,给我们农民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减少了农民的支出,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我们今年种了10多亩青稞,今年青稞长得好,收成也很好。”
今年以来,临潭县将粮食安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同时通过“农机下乡+补贴兜底”等举措,为农牧民解决收割难题,既保障了青稞稳产,也让农牧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农业发展的红利,为当地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样迎来青稞丰收的,还有碌曲县双岔镇电唐村。村民拉毛东知家的14亩青稞,今年总产量达到7000斤左右,仅这一项就能带来1万元左右收入。他告诉记者,今年村里统一选用的“甘青10号”青稞良种,不仅抗寒耐旱,还比普通品种分蘖多、穗粒饱满,再加上大型收割机的助力,收割效率比人工提高了10倍。
作为甘肃省最大的青稞优势主产区,甘南州近年来依托州科技局下达的“青稞产业化良种繁育体系暨提质增效建设”项目,持续推进青稞增产增效计划。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当地建立了“原原种—原种—良种”三级繁育体系,形成“种子生产—加工—供种”一体化机制,确保青稞品种优质化、更新常态化,目前全州青稞良种覆盖率已达98%以上。同时,农业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从耕种到收获的全环节开展技术攻关,进一步推动青稞单产提升。

甘南州农林牧草科学院曹均说:“2025年,全州青稞播种面积达到了30.17万亩,目前机械化收割作业正在全面铺开。我们通过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跟踪式技术指导服务,从耕种管收、地种肥药全领域全环节开展技术熟化攻关和示范推广,青稞单产得到大幅提升。经实地测产,今年普通地块平均亩产450斤,高产田平均亩产可达520斤。”
如今,甘南州的青稞田边,丰收的喜悦随处可见。这场青稞丰收,不仅筑牢了当地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更让农牧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为全州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农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