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内乃至周边藏区农业科技领域,提起王三喜,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常年扎根甘南高原,一心扑在农牧业科研事业上,竭尽全力为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科技助推甘南经济社会发展默默耕耘的他,祖籍陕西蒲城,1962年8月出生,1979年9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所长。
从事基层科研工作30年来,王三喜始终发扬以身作则、吃苦耐劳、兢兢业业、艰苦创业的干事精神,先后主持并带领广大科技人员实施完成了甘南州青稞、油菜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甘肃省甘南州青稞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冬虫夏草人工培育及菌丝体生产研究与应用开发,野生藏(中)药材川贝母等人工驯化种植示范,日光温室蔬菜栽培种植等重大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数次获得省州科技进步奖,为甘南州农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10年9月甘肃省总工会、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甘肃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2011年获得“甘南州优秀人才”称号,2011年4月中共甘南州委授予“全州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1年获“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同时,他亲自参与完成了《甘南州高原药用植物图鉴》科研专著,撰写其中文字内容共计13万字;参与完成了《青藏高原甘南藏药药用植物图鉴》一书,撰写其中文字内容共计11万字,两部专著经甘肃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鉴定,成果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同时他本人先后在国家、省级等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由于业绩突出,2012年荣获“甘肃省优秀专家”荣誉称号……
近年来,他主持参加并通过多年杂交选育出青稞新品种甘青4号、甘青5号及黄青1号,为提高甘南州青稞单产,增加粮食总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甘青4号在多点生产试验中,亩产在200.0-301.68公斤之间,比对照品种增产9%—36.3%,肥水条件较好的部分试点,甘青4号的最高亩产为400.58公斤;甘青5号在多点生产试验中,亩产208.7—355 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2.19—42%;黄青1号在多点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286.3 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23.4%。同时,甘青4号和甘青5号结合项目实施已经在甘南州各农业县市大面积示范推广,这不仅大幅度提高了甘南州青稞粮食产量和良种覆盖率,也对甘南州农业增效、农牧民群众增收以及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主持实施的《冬虫夏草人工培育及菌丝体生产研究与应用开发》项目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在长期的基层科研实践工作中,王三喜不仅常常以严谨求实、扎实认真的工作作风要求自己,更是坚持以党员准则严格要求自己,一直是别人还没做到,自己带头去做;别人还没进地,自己先到田间地头;别人已经回家,他还在那里记录、统计、汇总……
在早些年代,那时候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都很一般,更不要说乡下了,王三喜同志在那个时代一次次驻扎在农牧民群众废弃的小屋,指导那里的生产、培训那里的群众。有时回忆中也提到,他们那个时候下去,白天就在群众的地里,晚上回来黑灯瞎火地吃点锅盔或者糌粑,然后就是钻进被窝倒头就睡,第二天醒来满头满脸都是棉絮渣,原来是主人家的被子又破了几处……
甘南州属于高海拔地区,王三喜由于长期在一线开展科研工作,常常超负荷在岗,因劳累过度患上了心脏病做了人工架桥手术,同时也落下了许多病根。虽然很明白自己的身体状况,但他仍然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带领科技人员完成一个又一个的科研攻关项目的建设实施,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的科研队伍当中树立了榜样、树立了典型。
王三喜还是一位热心帮扶事业的人。有着长期的农牧村工作经验的他,不仅对自己从事的农业科技一往情深,同时对农牧村有着深厚的感情。长期和农牧业、农牧民打交道,使他深知农牧民群众的疾苦,因此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为农牧村、农牧民服务的热情不减。担任甘南州农科所党支部书记、所长以来,他始终坚持把科技帮扶农牧民群众增收作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带领农业科研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开展帮扶工作,有效助推了农牧民群众增收、农牧业增效。尤其是近年来,通过《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青稞基地建设》、全州设施农业项目等一大批农业科研项目的实施以及全州农牧业科技下乡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王三喜多次邀请省内外专家来甘南州为科技人员授课,并开展一系列科技下乡服务活动,引导和鼓励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兴农战略的新机制,形成科技成果、科技人员直接“进村入户”和“手把手”、“面对面”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共计培训科技人员和农牧民群众科技明白人万人以上,使科技助推农牧民增收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由于工作扎实、成绩显著,2012年他获得“甘肃省定点扶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只要农牧民群众有困难,我们就会在帮扶的路上一直走下去,让更多的农牧民群众感受到农牧业科技的力量,享受到收获的喜悦。”王三喜满怀信心地说。
甘南农科所科研成果及增收效益纵览科研成果:
1. 青稞新品种甘青4号。据不完全统计,2007-2009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3.416万亩,平均亩产252.1公斤,较当地品种亩增产青稞80.9公斤,增产幅度为47.3%,累计总增青稞276.5万公斤,新增总产值442.4万元。2006年11月通过国家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2011年甘青4号青稞新品种选育获“甘南州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青稞新品种甘青5号。折合亩产292.24公斤,比对照康青3号增产9.13%。2007年经专家鉴定,技术水平达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2008年1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定名为甘青5号,2010年1月通过国家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并于2011年获“甘南州科技进步三等奖”。
3. 青稞新品种甘青3号。青稞新品种甘青3号(原代码88-88-10)是甘南州农科所以肚里黄为母本,浙多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6年11月 通过国家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
4. 青稞新品种黄青1号。青稞新品系9640是甘南州农科所以甘青1号为母本,90-19-14-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0年通过甘南州科技局组织的技术鉴定,成果水平达到同类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2012年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定名为黄青1号。
5. 白菜型单低小油菜甘南5号的选育。9612-2-1白菜型单低小油菜新品系是甘南州农科所以636为母本,9繁6为父本(父母本均从青海省春油菜研究中心引进)杂交系统选育而成。2010年8月5日通过技术鉴定,成果水平达到同类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2012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定名为甘南5号。
科研成果推广转化
甘南州农科所科技人员与青海省农科院及四川阿坝州农科所青稞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共同探讨研究青稞产业化等有关工作。
1. 兰郎文明线甘南州科技示范长廊—夏河县阿木去乎、博拉乡青稞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建立青稞良种基地面积达4.542万亩,平均亩产达257.3公斤,比当地前三年平均亩产130公斤亩增产127.3公斤,增产97.9%,总增产青稞565.68万公斤,农牧民新增总产值1001.47万元,在高海拔地区大面积推行条播技术属首创,在2011年获“甘南州科技进步三等奖”。
2. 青稞新品种甘青4号、5号繁育示范推广。在甘南州不同生态区域内建立了10.1万亩青稞生产基地,总增优质青稞606.0万公斤,新增产值1696.8万元。2011年通过甘肃省农牧厅组织的鉴定验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11年9月获“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
3. 州列科技重大专项“甘南州优势农作物青稞、油菜新品种选育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示范与推广”项目。选育出青稞、油菜新品系各1个,完成青稞、油菜常见病害和草原鼢鼠、田间杂草的综合防治,防效达到了90%以上,亩增幅10.9%-34.46%,对调查发现的青稞新病害报送省技术部门鉴定定名为青稞鞘腐病, 2011年通过州科技局组织的鉴定验收,成果水平达国内领先。
4.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甘南州青稞原原种繁育基地建设”。完成青稞新品种甘青4号、甘青5号原原种繁育基地60.8亩,总产青稞原原种1.61万公斤。在碌曲及卓尼两县建立原种扩繁基地1005亩,项目区实现生产值共计106.55万元,即提高了良种化程度,又有效带动了农牧民增收,2011年通过州级、省级验收。
5. 甘南藏(中)药材川贝母人工种植实验研究与示范推广。建成原种生产田10亩,育种田4亩,良种株系扩繁圃1亩,人工栽培示范田100亩。项目建成后,总经济效益达 340万元,同时,对野生植被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1年通过省科技厅鉴定验收,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