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 无障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工作快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快讯
甘南州2010-2014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简介
发布日期:2015-06-16 作者: 来源:甘南州科学技术局
提高甘南欧拉型藏羊产肉性能及杂交利用研究
    该项目引进四川贾洛羊,导入贾洛羊血液改良甘南欧拉型藏羊,贾洛羊在玛曲县适应性良好,杂交繁殖成活率高,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快,杂交优势明显。
    利用甘南优势畜种欧拉型藏羊,杂交改良半农半牧区绵羊取得显著效果,杂交后代各阶段体重均比当地绵羊有显著提高。欧临F1羔羊补饲兼放牧育肥(3~6月龄补饲精料,7~10月龄放牧)试验,缩短了羔羊断奶时间,促进母羊提前发情,经补饲兼放牧育肥,在11月枯草期到来前,羔羊体重可达到30kg以上,实现羔羊当年出栏。对贾欧F1、欧拉羊、欧临F1、临潭本地羔羊进行屠宰试验,在玛曲县放牧饲养的贾欧F1、欧拉羊羔羊10月龄宰前活重可达45kg以上,屠宰率达到46%以上,临潭县补饲兼放牧育肥的欧临F1羔羊8月龄宰前活重可达到30kg以上,屠宰率达到37.6%以上,因此得出在甘南州推行羔羊当年出栏,生产羔羊肉是可行的。
    通过羊群结构调整,羊群中改良羊、适龄母羊比例分别达到40%和60%以上,羊群繁殖成活率比调整前提高19%以上,推广规模6万多只,在项目区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示范推广,带动玛曲县河曲马场牧户自发购进贾洛羊改良欧拉羊2万多只,出栏杂种羔羊1.5万多只;在临潭县术布乡建立了欧拉羊杂交改良临潭本地绵羊示范基地,共改良临潭本地绵羊1万多只,年出栏杂种羔羊7000多只。
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示范和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推广藏羊杂交改良,母羊、羔羊冷季补饲,羔羊补饲兼放牧育肥,羊群疫病防治,畜群结构调整等实用技术,提高农牧民科学养羊的意识,共培训农牧民1000余人次。
甘南藏绵羊冷季补饲育肥试验及配套技术研究   
    该项目通过对甘南牧区架子羊冷季补饲和利用暖棚反季节舍饲育肥试验,对减少羊只死损具有显著作用;通过妊娠母羊补饲试验,在精料中添加预混料、营养舔砖和干草结合补饲均可为妊娠母羊和羔羊提供较为完善的营养,母羊妊娠期的营养状况对羔羊的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羔羊补饲育肥试验表明,母羊妊娠期和产后初期补饲,给羔羊后期生长发育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补饲母羊所产羔羊补饲育肥效果明显高于没有补饲母羊所产羔羊;羔羊屠宰试验表明,在甘南牧区通过妊娠母羊和羔羊冷季补饲,可实现藏羊羔羊当年育肥出栏。
    制定了《甘南地区藏羊育肥技术规程》和《甘南草地型藏羊种羊鉴定技术规程》。
玛曲黄河高寒沙化区野生沙生牧草栽培及治理试验示范
    该项目通过对甘南草原沙化成因及植被调查研究,提出了甘南沙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综合技术,将封育、补播、施肥、鼠害治理、纯沙丘牧草种植及沙障建植技术、适生灌木造林等技术综合运用,提高了植物治沙的效果。
    采用“方格+覆土肥”的技术方法,在方格内沙面上覆盖有机质土肥层做为草种生长介质,实行种草治沙,突破了在纯沙丘治理方面以草治沙的关健技术。
    系统开展了甘南州沙化草地牧草筛选栽培种植试验研究。在通过对15种本土和引进草种进行适应性观测试验的基础上,按最佳草种、可选草种和不宜草种三个梯度级别对供试牧草的适应性进行分类,在实践中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成功地探索出本土品种洮河柳的采条扦插育苗技术,育成苗在第三年投入使用成活率高达90%以上;完成了在高寒地区治沙苗木的自培自育技术突破。   
在线自动加酸技术在干酪素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  
    该项目成功开发出适用于干酪素生产的在线自动加酸技术,实现了干酪素生产中点酸工段的自动化、连续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稳定了产品质量、减少了设备投资等,填补了国内酪蛋白行业用曲拉生产干酪素过程中在线自动加酸技术领域的空白,对干酪素产业的设备升级和技术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取得自动配酸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和自动管道点酸装置发明专利。累计新增利润1846 万元,新增税收874万元,出口干酪素2644 吨,出口创汇1648万美元,节支总额551万元。   
迭部林区中华松针蚧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研究  
    该项目通过对中华松针蚧生长发育规律的观察和研究,掌握了该虫生物学特性,并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准确的拍摄了中华松针蚧各虫态原色图片以及该虫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的大部分形态图片。对该虫年生活史以表格符号的形式简要进行了标注,直观的表现了该虫生长发育规律。
    确定了有效的防治技术和最佳防治时机;提高了县级森防站对中华松针蚧虫害的监测、预报与防治水平,为今后开展其它森林病虫害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甘南州舟曲县良种核桃引种试验
    该项目在舟曲建立了2个核桃良种引种园区,共计面积11.8公顷。在引进清香、香玲、强特勒三个核桃优良品种及优树试验基础上,总结各参试品种在试验区的物候期以及树高、新稍、地径、冠幅等生长发展规律,提出了当地品种核桃栽植技术规范,初步掌握了各参试品种在舟曲县干热河谷地带的物候期,为试验成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项目实施,激发和调动了农民发展核桃优良品种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为良种核桃推广示范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为今后舟曲县提高核桃产量、质量打造名优产品奠定基础。              
藏药六味能消散的质量标准研究   
    该项目“六味能消散”组成为大黄、藏木香、干姜、诃子、碱花、寒水石六味药材,为传统藏药方剂,经300余年临床验证,疗效确切。
    建立了“六味能消散”的质量标准,建立的质量标准已经被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六味能消散”的质量控制方法。对“六味能消散”进行了强光照射试验、高温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等稳定性考察试验,结果表明,在现有包装条件下,药品质量稳定,能够保证药品质量。
    该项目“六味能消散”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服用方便、疗效确切、药源丰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合作猪种质资源保护及利用研究 
    该项目在合作猪主产区(甘肃省合作市)建立农牧户联户保种基地,采取封闭式繁育自然交配的形式进行活体保种,组建保种核心群,开展农牧户保种,3年共繁育纯种合作猪 21600头,其中,公猪10716头,母猪10884头,联户保种基地年存栏纯种合作猪稳定在1万头左右。
    在原产地对合作猪进行了舍饲养殖试验,对舍饲和放牧条件下合作猪的肉用品质、营养成分、风味等项目进行了测定,同时对成熟过程中肉的色度、pH值、剪切力、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糖原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在民间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研发出了合作猪腊肉的加工工艺流程、工艺操作要点和主要技术参数。规范了选料、腌制的时间。 制定了《蕨麻猪肉》、《蕨麻猪选育技术规程》甘肃省地方标准。
提高甘南山谷型藏羊产肉性能及相关技术应用研究 
    该项目对甘南山谷型藏羊品种资源现状进行调查,明确改良方向,制定改良方案。利用甘南草地型藏羊欧拉羊个体大、产肉性能高的优良品质特性,杂交改良山谷型藏羊,以提高产肉性能。
    欧拉羊杂交山谷型藏羊杂交结果表明,欧山杂交F1代在初生、3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不同年龄段公母羊的体重、体尺都显著高于同期本地山谷型藏羊羔羊。欧山F1代公、母羊从初生到12月龄生长速度快,日增重比同期对照组羊分别增加19.75g和17.64g,差异极显著。18月龄欧山F1代公、母羊宰前活重比同龄山谷型藏羊高9.71kg和8.29kg,胴体重高5.02 kg和4.43kg,差异极显著;说明欧山杂交后代的屠宰产肉性能明显高于山谷型藏羊,杂交效果显著。
    育肥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育肥体重达到38.94kg,增重19.97kg,比同期对照组多增重6.99kg。欧山F1羔羊宰前平均活重比本地山谷型藏羊高10.17kg,胴体重高4.58kg,净肉率、后腿比例、腰肉比例、眼肌面积和GR值均比山谷型藏羊的高。通过补饲兼放牧育肥,缩短了羔羊断奶时间,促进母羊提前发情,在11月枯草期到来前,可以使部分体重达到30kg以上的羔羊当年出栏。
    制定了《甘南州山谷型藏羊杂交改良技术规程》、《甘南藏羊羔羊饲养管理技术规范》及《甘南藏羊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等三个地方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甘南藏羊在杂交改良、健康养殖、羔羊生产和疫病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措施。
肉用抗病草地型藏羊分子选育提高    
    该项目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将分子标记育种用于藏绵羊新类群选育,筛选出可用于藏绵羊腐蹄病育种的DQA2基因、可用于肉用性能选育的MSTN基因,达到了“早选、准选”的目的,加快了选育进程。
    该项目针对羊肉需求迅速增加的市场情况及高寒牧区生态环境特点,通过育种工作从产肉量及羊群健康方面提高其生产性能,选育出肉用抗病草地型藏绵羊新类群。新类群不但解决了藏绵羊养殖的种质问题,而且增加了养殖效益、提升了藏绵羊产业化水平。  
引进半血野生盘羊杂交改良欧拉羊试验研究与示范
    该项目2012年1月从青海省河南县引进半血野生盘羊种公羊5只,对半血野生盘羊种公羊进行体尺、体重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经观察,半血野生盘羊从行为表现及抗寒、抗病能力、生理指标、生化指标、发病情况、抗病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方面具有良好的特性,是甘南藏羊理想的杂交父本。
    引进的5只半血野生盘羊种公羊与欧拉母羊以1:45~50的比例开展自然交配。两年来共繁活含1/4野生盘羊基因羊275只。同时开展后备种羊的选留与培育、综合饲养管理、技术培训,制定相关技术规程及管理办法。
    通过测定欧拉羊和半血野生盘羊血液指标及EPO基因遗传多样性,以寻求此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为探索高原动物适应低氧环境的特殊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濒危藏药种植研究及产业化开发
    该项目建成了甘南州濒危藏药综合开发实验室,为进一步开展野生藏药资源研究工作搭建了平台。总结出了唐古特大黄、藏木香、翼首草、喜马拉雅紫茉莉、丹参等八种藏药材的栽培技术规程,为推广藏药材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撑。
    通过示范种植藏药材,亩产值可达1500-2000元,比种植一般粮食作物产值提高2-3倍。示范推广面积3150亩,新增产值369万元。提出了甘南州藏药材适宜种植的区划建议,撰写学术论文5篇,为藏药材种植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黄青1号青稞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
    该项目用甘南州农科所现有种质资源,选用优异亲本,以甘青1号为母本,90-19-14-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实现了优势互补,成功选育出了黄青1号青稞新品种,同时为我州青稞品种的更新换利代提供了种源储备及科技支撑。
    该品种在青海西海镇、青海西宁、青海互助、四川马尔康、四川道孚、西藏拉萨、云南迪庆八个不同生态区域点进行的第三轮国家青稞品种区域试验中,3年平均折合亩产267.5kg,比康青3号增产13.7%,增产显著,于2012年9月通过全国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
    在甘南州进行的生产示范中,亩产在223~350kg之间,较当地种植品种增产11.4~40.0%,平均亩产274.2kg,较当地种植品种增产21.3%。
    甘南州青稞区域试验和国家青稞区域试验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对抗逆性和适应性全面严格选择,从而选育出的黄青1号抗倒性、抗病性较好,耐寒、耐旱、适应性广。在黄青1号青稞新品种生产示范推广方法上,借助甘南州青稞区域试验和展示网络,采用科技入户的模式,开展新品种的示范和推广,加快了新品种的推广进程。          
传统藏药制剂---亚泽曼玛的研制与开发
    该项目配方、生产工艺、试验研发、控制指标、包装设计等均属于自主研发,本方剂采用的均是青藏高原纯天然动植物藏药材,对传统方剂就行了药味的增减,进一步改进了疗效,严格按照藏医药传统炮制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引进先进的现代化制药设备,针对传统方剂进行了生产工艺的标准化、质量标准的制定、药效稳定性试验等研究。
    项目实施后对发展藏药材种植和加工业,对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支柱产业起到了很好示范作用。产品配制方法成熟,质量稳定,通过市场需求与市场销售方面的研究分析表明,该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项目建设及生产所需各种原料有充分的保障;注重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实现了可持续性发展;项目建成后,增加就业人数,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甘南藏族自治州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与林地落界
    该项目利用ArcGis软件进行林业用图的绘制,改变了传统的手工制图方式,采用ArcGis软件制图,改变了以前的制图模式,它是一种精细化制图软件,制作各种图不但快捷方便,而且美观大方,精度更高。
    建立DBLINK链接字段实现数据库的链接,DBLINK是将县、乡、村、小班集合为一个的链接字段,可以将二类调查数据库中需要的字段数据链接到林地落界数据库,减少内业汇总量,编著了《甘南州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
    甘南州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是我州林业第一个中长期的保护规划,是指导我州未来十年林地保护和利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为实现我州林地科学管理、优化林地科学布局、落实林地用途管制、提高林地利用效益提供了重要依据。
    甘南地区胆囊结石发病率与性别、年龄、民族、生活环境   关系研究
    该项目选择甘南藏族自治州区域内长期居住的藏族、汉族人群,按性别、民族、年龄分组进行B超检查胆囊,每组受检者人数3000人。组中按民族、生活环境细分为城镇人群、农村人群2个亚组,每个亚族各5000名受检者。检查分析不同性别之间胆囊炎和结石发病率差异;不同饮食习惯的藏族、汉族人群胆囊炎和结石发病率差异;不同生活环境城镇、牧区人群胆囊结石发病率差异;不同年龄段胆囊炎和结石发病率差异。
    检查胆囊分析结果表明:甘南州门诊B超检查胆囊的人群中,胆囊炎的发病率为33.3%,胆结石的发病率为24.1%;女性胆囊炎发病率(34.73%)高于男性(31.19%);藏族胆囊炎和胆结石发病率(34.86%和26.61%)比汉族高(31.25和21.03%);牧区的发病率较城镇高。
    该项目研究结果对指导本地区胆囊结石的一、二级预防,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防病治病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甘南高寒牧区牛型结核分支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技术研究
    该项目对青藏高原阴湿牧区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病从流行病学、分布范围,病原检测、季节动态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完整的防控模式;研究提出了预防放牧牦牛感染结核病的有效措施。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我州高寒牧区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病的发病率降低8%;项目区农牧人均纯收入增收221元,经济效益显著;全州三年共计培训农牧民、基层动物防疫人员13800多人次,全面提高了动物及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
尕力巴犊牛育肥试验推广
    该项目通过对尕力巴犊牛六月龄时的饲养育肥,进行其生长发育速度分析和屠宰率性能分析,从而整体提高人工饲养育肥尕力巴犊牛的经济效益,引导农牧民摆脱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走集约化、产业化经营之路,延伸犏雌牛养殖产业链条,推动甘南州养牛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
    项目推广期两年(2012-2013年),在合作市犏雌牛养殖带(那吾、卡加曼、勒秀三乡)推广,两年共饲养育肥尕力巴犊牛5.96万头,新增纯收益1479.6万元。  
导入贾洛羊血液提高甘加羊产肉性能研究
    该项目在甘南地区引进四川贾洛羊,适应性良好,改良甘南甘加型藏羊,繁殖成活率高,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快,初生、三月龄、六月龄、十八月龄体重比欧拉羊分别提高23.32%、22.82%、29.94%、21.87%,杂交优势明显。
    甘南牧区进行贾甘F1羔羊补饲兼放牧育肥试验,缩短了羔羊断奶时间,促进母羊提前发情,经育肥,在11月枯草期到来前,羔羊体重可达到30kg左右,实现部分羔羊当年出栏。通过羊群结构调整,有效提高了羊群的繁殖潜力,将有限的资源发挥了最大的经济效益,缓解草场压力,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甘南州5种优良野生耐碱抗沙、治理水土流失牧草品种选育应用与推广示范 
    该项目通过对高寒草甸中存在的典型盐碱地、沙化地、水土流失区等不同生境植被的调查,查明了演替规律,确定了扁穗冰草、菵草、赖草、白草、青海鹅观草5种高性能饲用兼备生态功能的牧草作为选择培育的重点对象。
    取得了5种牧草的栽培关键技术,通过收集种子、利用人工栽培的方式,处以不同的处理和重复试验技术,进行品种区域试验观测,掌握了其生长、繁殖规律和栽培方法。通过建立应用试验区,提出了5种牧草在甘南高寒地区应用性能评价和技术规程。
白菜型单低油菜甘南5号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该项目以甘南5号白菜型油菜新品种以636为母本,90凡6为父本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2012年1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新品种具有低硫甙、高含油量、稳产、适应性强、生育期短的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2011-2013年累计示范推广种植50500亩,平均亩产119.4 kg,较白菜型油菜基础亩产(85kg )增产40.5 %。
    该品种的应用推广,提高了我州白菜型油菜种植区油菜的产量和品质,通过良种良法配套推广,有效改变我州白菜型油菜传统的耕作制度,增强农牧民群众的科技意识,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对加快农牧村经济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临潭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与推广  
    该项目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要求,县农技站搜集了第二次土壤普查等资料,制定了土样采集方案,严格按照布点要求实施土样采集,全县完成2600个土样的采集任务。以小麦、青稞、油菜为供试作物,布置“3414”试验52个,校正试验52个。制定出小麦、青稞、油菜等作物施肥配方,初步建立了小麦、青稞等作物施肥指标体系。
    通过项目实施,经对15600项次大量元素的统计分析化验,提出了“增磷、稳钾、补氮、配微”的施肥原则。通过“3414”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提出当地小麦、青稞、油菜、马铃薯、中药材等主要种植作物的施肥比例,利用“甘肃省测土配方施肥智能化专家系统”,做到了项目成果资料完整性,达到了项目系统化、信息化。   
青稞新品种黄青2号选育及推广应用
    该项目青稞新品种黄青2号是甘南州农科所1996年以株型紧凑、茎杆弹性强、综合农艺性状好的中间材料84-41-5-3为母本,以甘南州农科所选育中间材料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的91-88-2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使优良基因重组,产生多种变异,采用系谱法选育出的青稞新品种。
    该品种在青海西海镇、青海西宁、青海互助、四川马尔康、四川道孚、西藏拉萨、云南迪庆八个不同生态区域点进行的第三轮国家青稞品种区域试验中,3年平均折合亩产272.4kg,比康青3号增产15.8%,居参试品种第一位,增产显著,并于2012年9月通过全国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
    2002~2013年不完全统计累计示范推广面积3.89万亩,平均亩产223.0kg,较基础亩产亩增产73.0kg,增产幅度为48.7%,增产青稞283.97万kg。
    青稞新品种黄青2号高产稳产、综合农艺性状优良、耐寒、耐旱、抗倒伏,籽粒品质优良、适应性广,其推广种植一是对提高甘南州青稞产量和改善青稞品质、提高青稞种植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发展民族经济具有长远的社会效益。  
甘南藏族自治州包虫病流行现状调查与防治效果研究
    该项目全面系统的对甘南藏族自治州8县市不同生态类型包虫病病区的群众开展B超普查、儿童血清棘球绦虫抗体检测、犬粪棘球绦虫抗原检测、牲畜棘球蚴感染情况检测、健康教育、免费药物及手术救治等工作,掌握包虫病在甘南州不同区域的患病和感染情况,为今后甘南州包虫病监测、分析流行特征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了科学数据。
    利用生态流行病学的观点阐述甘南藏族自治州8县市包虫病流行态势,在8县市不同类型生态病区开展横断面现场调查,收集长期、连续、动态的普查、检测和观察资料对比分析,掌握了甘南藏族自治州不同类型生态病区包虫病的流行规律和流行态势。深入分析了甘南藏族自治州特殊的饮食习惯、文化、经济等因素对包虫病防治工作的影响,找出了阻碍甘南州包虫病防治工作的影响因素,为具有相同文化、经济背景及生活习惯的地区制定包虫病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甘南州迭部林区云杉落针病综合治理技术推广示范
    该项目在迭部县多儿林场洋布林区,对于林缘或未郁闭的中幼林,每年5月中旬-6月下旬采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或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喷雾2次;对于郁闭度0.6以上的林分采用5%百菌清烟剂、5%多菌灵烟剂,按15kg/hm2进行防治使用杀菌烟剂防治,防治效果达90.07%,感病株率下降到9.89%。
    制定了《甘南州云杉落针病防治技术规程》,绘制了迭部县多儿林场云杉落针病标准地分布图、发生区域分布图和防治区域布局图。
甘南地区胆结石主成分分析及研究
    该项目应用红外光谱(FTIR)技术分析方法,对甘南地区732例不同民族(藏族、汉族、回族)的胆结石主成分及胆固醇进行系统的定性分类,观察这些成分在胆结石患者中的分布,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掌握了该地区结石成分及形态学情况。
    对患者术前常规化验血脂,以胆固醇为观察指标,探讨甘南地区胆结石发生与饮食的关系,提出高脂饮食是造成甘南地区藏族、回族居民胆结石以胆固醇类结石多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改变饮食结构提高人民的健康状况,减少社会医疗费用,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可明显降低该地区胆结石的发病率。    
甘南州市售米面制品中铝污染状况调查
    该项目选取本州内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等采样点,按照代表性、随机性和适时性原则,在2010年至2013年4年间对全州的各类粮食、淀粉及制品中的铝含量进行监测,将四年的监测结果进行分类分析,分别按年度、按食物种类、按加工方式、按包装类型、按不同采样地点等进行铝污染状况分析。
    对国家标准GB/T 5009.182-2003“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 方法进行改进,建立适用于面制食品中铝的分光光度检测技术,以满足面制食品样品的准确检测需求。对样品进行总铝含量的定量分析时,对样品前处理用HN03微波消解法代替了HN03、H2S04、HCLO4混和传统的湿法消解法。
    掌握了甘南州米面等制品中铝的基本污染情况,对发现的问题以供政府发布预警信息以及决策做参考,并为今后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积累资料和提供科学依据。
甘南州居民主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及分析研究  
    该项目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共采集14大类居民食品1024份样品,对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E.coli o157:H7、蜡样芽孢杆菌、阪崎肠杆菌、卫生细菌指标进行本底污染状况调查,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104株,总检出率为10.16%,表明甘南州市售类食品存在不同程度污染。主要以婴幼儿配方食品和餐饮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为主,并检出阪崎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空肠弯曲菌、单增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婴幼儿配方食品和餐饮食品是我州食品中风险较高食物,餐饮食品基本涵盖了我州食品的主要种类,食用人群广泛,同时也是导致食物中毒主要食品
    该项目基本摸清了甘南州主要居民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建立了甘南州居民食品中主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本底数据,为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预防和控制由致病菌污染高危食品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提供信息,为科学制定我国及地方食品安全标准提供数据支持,为政府制定食品安全政策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上一条:甘肃省一项科普宣传活动获201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优秀科普活动称号
下一条:甘南州2010-2014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