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 无障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工作快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快讯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甘南州科技工作的发展与创新
发布日期:2009-03-04 作者: 来源:甘南州科学技术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迎来了甘南州科学技术的春天,科技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科学技术工作逐步得到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科研、技术推广和科技管理等机构不断建立健全, 科技教育工作取得重大进步,科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科学技术研究、技术推广和科普宣传工作全面开展,工业、农业、林业、畜牧兽医、医疗卫生、气象等各项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城乡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显著提高,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全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教兴州”战略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党政部门不断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改革开放以来,甘南州委、州政府和州科技管理部门重视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和科技政策的研究与制定,从增加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政策,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 全面推动了自治州的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
    在全国、全省科学大会精神的指导下,1978年召开了全州科学技术大会,制定了一系列的办法措施,为今后科技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1996年1月中共甘南州委下发了州委发(1996)01号文件,即《中共甘南州委、甘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科教兴州战略的决定》。同年5月召开了“全州科学技术大会”, 大会作出了三个重要决策,一是提出了“科教兴州 ”战略 ; 二是成立了“甘南州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全州科技工作; 二是对科技投入提出了具体比例要求。大会还授予王东元等 23 名同志“甘南藏族自治州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受到州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2000 年10 月,中共甘南州委、甘南州人民政府在州府合作隆重召开了全州科学技术大会。这次全州科学技术大会是在世纪之交,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召开的,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安排部署全州科技工作的一次动员大会。会上出台了《中共甘南州委、甘南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实施科教兴州战略的意见》(州委发[2000]24 号)、《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的办法》 ( 州政发[2000]106 号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放开放活科技机构和科技人员开展技术开发与承包的办法》(州政发 [2000]107 号) 。大会授予杨俊生等11名同志“甘南藏族自治州科教兴州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受到州委、州政府表彰和奖励。州委发(2000)24 号《意见》提出了加快实施科教兴州战咯的基本思路和奋斗目标,制订了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建立新型科技体制、努力提高科技队伍和劳动者素质、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奖励经费、营造科技进步社会环境等一系列具体意见。《意见》第十七条规定:建立科技人员激励机制。州财政每年安排10 万元科技奖励经费,用于甘南州“科教兴州奖”和 “科技进步奖”。州级财政每年要确保 50 万元的科技三项费拨款,力争达到同级财政当年支出的1%,县(市)财政科技三项费拨款每年不得低于5 万元。州、县(市)财政每年对科普经费的投入不得低于本行政区域人口每人平均0.1元的标准,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而逐年增加。
    2001年州政府办公室转发了甘南州科委等十一个部门制订的《关于贯彻落实< 中共甘南州委、甘南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实施科教兴州战略的意见>的实施办法》,加快了实施科教兴州战略的步伐,科教兴州的重点任务得以逐步落实,科技进步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为落实2006年召开的全国、全省科技大会精神,全面实施自主创新战略,2007年8月州委、州政府召开了全州科学技术大会,会上出台了《中共甘南州委、甘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州委发<2007>22号),
确定了我州今后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重点工作和政策措施,为我州的科技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是我州未来几年科技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2006年以来为了全面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推动全州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州委、州政府先后又出台了《关于开展科技特派员行动 进一步推动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州委发<2006>8号)、《甘南州科技特派员工作实施细则》(州政办发<2006>51号)、《甘南藏族自治州2006—2008年科普工作行动计划》(州政办发<2006>52号)等政策性文件。
    二、科技管理、科研和推广服务体系不断建立健全
    1978年以来,全州科技管理机构不断建立健全,管理的触角向下延伸,科技管理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素质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州县( 市 )乡三级科学技术管理网络的框架。截止2008年5月,甘南藏族自治州有科技管理机构 9 个,即甘南州科学技术局,合作市、临潭、卓尼、舟曲、碌曲、玛曲、夏河、迭部八县市科学技术局。州县(市)共有科技管理人员67人, 其中县级管理干部3 人,科级管理干部25人,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12人,具有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6人。1991 年,全州108个乡(镇)建立乡(镇)经科委 37 个,选派科技副乡(镇)长37 人,配备科技管理干部30 人。2008年全州 110个乡(镇)街道办,乡(镇)经科委发展到 49 个。
    加快了科技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健全完善了科技管理体系。2003年在全省第四个开通了“甘肃星火•甘南站”,成为我州第一个与全省连网的科技信息网站。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2004年在全省首批建成了“甘南州科技管理网”,设立了机构简介、政策法规等十二个栏目, 公开甘南州科学技术局职责、甘南州科技政策、甘南州科学技术局行政审批事项,推介甘南州优秀科学技术成果、获奖项目和申报《甘南州科技项目计划指南》等,并与全省科技管理网互联,为科技工作的科学管理、政务公开、科技交流和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州科研、推广和服务机构的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先后成立了甘南州藏医药研究所、州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州中心实验室(后更名为州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州林业科学技术工作站、州农业技术推广站、州种子管理站、州农牧业机械技术培训推广站等州级科研和技术推广服务单位。1989 年成立了夏河县生物制品研究所。2001 年,经甘肃省机构编制委员会、省卫生厅和甘南州人民政府批准, 将原“甘南州藏医药研究所”更名为“甘南藏族自治州藏医药研究院”, 并加挂“甘肃省藏医药研究院”的牌子,内设藏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室等三个研究室和有附属医院和制剂实验药厂。自治州建州以来没有一个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的重点实验室,2001年以甘南州藏医药研究院为依托单位, 成立了甘南州藏医药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2002 年以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为依托单位,成立了甘南州畜牧草原重点实验室。2003年以州农科所为依托成立了甘南州“两高一优”农业重点实验室。甘南州畜牧兽医研究所经国家科技部评审认定为“甘南州农牧村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星火计划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单位。
    截止2008年,全州有科研机构 8个,其中州属独立科研机构5个(州藏医院研究院、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州林业科学研究所、州牧业机械科学研究所),非独立科研机构2个( 州能源研究室、州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县属科研机构2个( 夏河县生物制品研究所和玛曲县高原生物研究所) 。全州已建立农业、草原、畜牧兽医、林业、卫生、农牧机、水保等技术推广服务机构425个,其中州属12个、县(市)85个、乡(镇)328个。
    三、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建州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州在科技人才利用开发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无论从数量还是从专业结构、学科门类、学历层次、分布区域诸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 为全州民族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截至2008年底,全州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227人(含医疗和教育),其中少数民族7894人,占总数的48%。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有正高级3人,副高级397人,中级3579人,初级12298人。获得农民技术员职称的24人。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7人,甘肃省优秀专家6人,入选省“创新人才工程”6人,入选“333”科技科技人才工程1人,我州有了高层次的科技攻坚人才。
    四、各项科技工作得到了全面开展
    科技计划的实施成效显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州广大科技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科技工作方针,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主战场,致力于科研、实验、试验和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为全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意义的科技成果,增强了自治州的发展后劲。据不完全统计,1991年到 2007年,州科技主管部门积极申请,争取到省列科技计划项目114项,包括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星火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青年科技基金项目、软科学及其它项目和省长基金项目等,申请拨付省级科技三项费659万元。
    1996年以来甘南州科技局实施了甘南州科技计划,至2008共下达科技计划24批,实施科技项目145个,投入科技三项费467.5万元,这些项目涉及工、农、牧、林、医疗等方面的科研和推广,还有科技培训、科普宣传和科技信息等方面工作。这些科技项目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全州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提高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7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27%。
    民营科技企业得到较快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州科技工作者发展阶段的一支生力军。1992 年我州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合作生物技术研究所成立,隶属甘南州科委管理,2001 年后更名为甘南高原生物有限责任公司。“十五”以来,甘南州科技局以《甘肃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条例》和有关政策为依据,先后认定州属民营科技企业3个(甘南州高原生物有限责任公司、甘南州泽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甘南州兴牧草产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县(市)属民营科技企业2个(玛曲县黄河首曲药源开发有限公司、甘南隆宝缘畜牧草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这些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发挥技术优势,已发展成能为市场提供技术成果和技术开发的实体。玛曲县黄河首曲药源有限公司研发取得的“百治亚牌香巴拉珍宝胶囊”被列入《甘肃省“十五”重大科技成果选编》。依照国家有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向省科技厅推荐华羚干酪素有限公司为为我省“区外高新技术企业”。 甘南科瑞乳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玛曲县黄河首曲药源开发有限公司被列入“甘肃省第二批创新型试点企业”。
    科技示范体系初步形成。“九五”以来,全州科技服务组织建设在提高县一级、巩固完善乡一级的同时,逐步延伸村一级服务网络。“十五”期间,科技示范体系建设有了明显提高。全州已建立农牧业科技示范园、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村87个,其中州级3个、县(市)级35个、乡镇级49个,州、县(市)、乡(镇)三级科技服务和示范体系已初步形成,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
    科技合作交流活跃。近几年来,我州开展了院地、院企合作。由于我州科技教育事业发展落后,因此开展同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教育合作和交流,可以较快地解决我州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推动全州经济社会事业较快发展。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人员代培、联合办学,加快人才培养步伐。我州已同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甘肃中医学院等省内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先后选送300多名急需专业的在职人员赴省内高等院校进修深造。甘南卫校新成立了甘肃中医学院藏医学院,已培养藏医大专生1131名。甘肃农业大学在甘南畜牧学校开办了畜牧兽医自学考试本、专科辅导班和函授大专班,已函授成人学生已达1600多名。二是开展了院企科研合作。如甘肃华羚干酪素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进行新产品的开发,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全州经济的发展。三是开展院地之间的科研合作,如州政府与中科院兰州分院签订的科技合作协议,就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中传统产业,促进结构调整,组织专家对甘南州区域经济社会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及信息咨询服务等方面进行合作。围绕农牧业生产,州内一些科研推广单位先后与兰州大学、兰州兽医研究所、省农科院等单位合作,实施了一批科技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四是根据我州与兰州市签订的对口帮扶协议,我州科技管理部门还与兰州市科技局开展了对口帮扶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科技成果不断涌现。1978年,自治州召开了首次全州科学技术大会, 全州有“甘加干旱草原和尼玛退化草场改良试验”等 8 项科技成果获得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有“高寒林区云杉幼苗培育技术试验”等13项科技成果获全州科学大会奖。有41个科技单位和48名科技人员被评为省、州先进单位和劳动模范,分别受到省、州人民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2002年,州人民政府和州科技主管部门,为了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 为了奖励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科教兴州战略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科技工作者,州政府重新制定了《甘南藏族自治州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州政发[2002]74 号)、州科技局制定了《甘南藏族自治州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州科字[2002]31 号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办法》(州科字[2002]32 号)。
    1988年、1994年、2003年和2007年甘南州政府颁发了四次“甘南州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州共有186项科技成果获甘南州科技进步奖,其中特等奖5项、一等奖28项、二等奖47项、三等奖106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甘南州共有211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有17项获国家部委和省级奖励、有8项获省厅级奖励,有186项获州级科技奖励。
    五、科普宣传、科技培训与科技信息工作不断加强
    1978年以来,州县科技管理部门在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培训了大批农牧民实用人才和骨干人才,有力的推动了全州的科技进步工作。截至2008年底,全州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以下简称科普工作)管理机构州、县(市)两级共有9个,即:甘南州科学技术局,合作市、夏河县、临潭县、卓尼县、舟曲县、迭部县、碌曲县、玛曲县科学技术局。目前,全州已初步形成了州、县(市)、乡(镇)三级科普工作管理网络。全州共有科学技术协会9个,即:甘南州科学技术协会,合作市、夏河县、临潭县、卓尼县、舟曲县、迭部县、碌曲县、玛曲县科学技术协会。目前,县(市)科学技术局和县(市)科学技术协会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
    据不完全统计,仅1996年以来,全州科技管理部门充分利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等机会,到农牧村和城市社区,通过讲座、板报、声像以及发放科技资料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了科技法律法规和政策,普及科学知识,介绍全州各行业取得的科技成果,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向农牧民培训讲授实用技术。共发放科技资料40.18万余份(册),举办各类讲座、培训班3500余期,培训总人数就达48.76人(次)。
    甘南州科技情报研究所于1972 年创办了《甘南科技》, 到2008年共发行87期,据不完全统计,1991年至2008年,《甘南科技》共编印发行16000余份;1983年创办了《甘南科普》小册,不定期发行; 1985 创办了《科技经济信息》;2000 年创办了《科技情报》,到2008年共发行69期。很好地发挥了科技信息交流作用,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科技文献共享平台。
    甘南州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通过“甘肃星火网站•甘南站”和“甘南州科技管理网”,2005年开始开展了科技查新工作。为了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全州科技成果转化,方便州内外查新用户,减轻用户的经济负担,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查新中心委托,州科技局同意,甘南州科技情报所和省查新检索咨询中签订了委托协议书,负责在甘南地区进行科技项目查新工作的咨询与合同签定代理工作,为我州科技成果的创新提供了水平和质量的查新平台。
 

上一条:2009年全省知识产权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
下一条:甘南州水电业开发跨越式发展